推薦文章
作為中國流量頭把交椅的騰訊,微信被稱為拿到了移動互聯(lián)網的“第一張船票”。這張船票可以說吸足了中國人民的眼球。微信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手機族里微信的覆蓋率超過90%,在所有移動端應用中微信占了用戶50%的時間,如今微信活躍用戶已經超過9億。
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中國億萬人民的心。一款王者榮耀游戲,足可以說明一切。
微信小程序產生的背景:
騰訊自誕生以來,強大的社交基因已深深根治與騰訊的每一個產品。馬化騰對公司定位“鏈接一切”,這其中包括三個要素:人,物,場景。人與人的強社交鏈接,騰訊做的是爐火純青,比如qq,qq空間,微信等等,騰訊在這方面獨領風騷。在人與物(商品)的鏈接方面,阿里構筑了自己強大壁壘。物(信息)與物(信息)方面的鏈接,百度通過搜索,也占據(jù)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誰要想攻如另一個對手的陣地,那只能結果很慘。當年的百度商城,沒到兩年就停止運營。阿里的來往,也想動騰訊的社交奶酪,當年的口號是要把“企鵝趕回南極去”,結果大家也知道。當年騰訊搞得“拍拍”商城,打包給京東后,京東直接給關了。各自都相安無事,當然了那是在PC 端。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當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和人工智能到來時,一切都變了。當大數(shù)據(jù),新技術像潮水涌來之時,人們的視野也逐漸開闊,線上紅利越來越貴,回過頭發(fā)現(xiàn)線下才是大市場,可可以大有作為。場景這個被忽略的要素,又被重視起來,或者說技術的發(fā)展使場景的價值被大家又重視起來。把人,物,場景給串聯(lián)起來,騰訊搞電商的熱情又一次被點燃起來。
微信小程序誕生過程:
2016年1月11日,微信之父張小龍時隔多年的公開亮相,解讀了微信的四大價值觀。張小龍指出,越來越多產品通過公眾號開發(fā)來做,因為這里開發(fā)、獲取用戶和傳播成本更低。拆分出來的服務號并沒有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微信內部正在研究新的形態(tài),叫「微信小程序」。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開啟內測。在微信生態(tài)下,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引起廣泛關注。騰訊云正式上線微信小程序解決方案,提供小程序在云端服務器的技術方案。
2017年1月9日0點,萬眾矚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調上線,用戶可以體驗到各種各樣小程序提供的服務。
微信小程序提供的服務:
1線上引流
小程序現(xiàn)在入口眾多:二維碼掃描,微信搜索關鍵詞,微信群分享,朋友聊天分享,公眾號關聯(lián)等等。商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展示想要傳遞的內容、產品的信息、提供的服務;甚至是通過開發(fā)小程序商城,進行商品售賣、服務預定、服務付費等等。通過小程序背靠微信每月9億多的用戶流量,門店通過小程序的開發(fā)與運營,定能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
2線下應用場景觸發(fā)“即時”服務
以二維碼作為主要入口,用戶通過微信掃一掃進入小程序。享受隨時隨地的“即時”服務,省去APP等手機軟件的繁雜“下載”、“安裝”、“注冊”等等環(huán)節(jié)。如此,將有更多用戶體驗通過不同的服務場景來進入小程序,讓用戶在線下便能輕松的體驗企業(yè)提供的服務和提供的商品。
3會員&粉絲連帶實現(xiàn)“粘性”服務
開發(fā)微信小程序的主旨是“輕捷簡便”、“用完即走”。對企業(yè)品牌來說,可以通過自有的會員系統(tǒng)或者是自運營的公眾號,利用系統(tǒng)中的消息推送功能和小程序“用完即走”的服務相結合,進行粉絲和會員的二次開發(fā),增加用戶粘性的同時,創(chuàng)造更多商業(yè)價值。
4附近小程序抓取更多客戶
小程序上線半年可是一直在頻繁推出更大的開放權限和新的亮點功能,不斷開放更多端口,把小程序推上風口上。其中附近小程序功能,特別時候線下實體店,5公里內的人群都可以通過附近小程序搜索到你的小程序,這種附近5公里以內的流量可是無限的,不可小看,無意間吸引更多的用戶發(fā)現(xiàn)你,創(chuàng)造更多營銷機會。
微信小程序作為騰訊的又一得力產品,也符合了馬化騰“鏈接一切”的定位。作為一個又一個流量入口,還是值得企業(yè)深入研究。畢竟背靠巨大的流量池,并且也得到了騰訊的大力支持,還是有可能有一番作為的。
推薦文章